探索3D打印技術發展歷程 | 技術革命一瞥
一文讀懂3D打印發展歷史
3D打印技術并非憑空出現,它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技術商業化的歷史。接下來,我們一起來了解3D打印發展發展歷史及歷程。
最初,Chuck Hull基于加快原型制作來加速工業產品開發的想法,發明了立體光刻設備 (SLA) ,并于 1984 年獲得專利,為3D打印技術拉開了序幕。隨后,3D打印技術經歷了基礎積累期,商業化,民用化等多個時期,才走到了如今的成熟期。
1981 年--日本的 Hideo Kodama 獲得了第一個使用紫外線固化光聚合物的設備專利。他設計這種裝置是為了 "快速成型",因為它是用來制作模型和原型的。
1984 年--法國發明家 Alain Le Mehaute、Olivier de Witte 和 Jean Claude André 提交了一項專利,與 Hideo 的專利一樣,該專利使用紫外線固化光聚合物。通用電氣公司以缺乏重大商業潛力為由放棄了這項專利。
1984 年--僅在 Le Mehaute 發明幾周后,美國人查爾斯-"查克"-赫爾(Charles 'Chuck' Hull)提交了自己的 "用立體光刻技術生產三維物體的裝置 "專利,從而也創造了 "立體光刻"(SLA)一詞。
1987 年--赫爾發明了 STL 文件,并于同年成立了 3D Systems 公司。
1987 年--美國人 Carl Deckard 申請了選擇性激光燒結 (SLS) 專利,同年與他人共同創建了桌面制造 (DTM) 公司(2001 年被 3D Systems 收購)。
1987 年--3D Systems 發布了第一臺商用 SLA 打印機 "SLA-1"。
1989 年--美國人斯科特-克魯姆(S. Scott Crump)提交了熔融沉積建模(FDM)專利,并于同年與妻子共同創辦了 Stratasys 公司。
1992 年--Stratasys 公司最終獲得了 FDM 專利,并由此推出了第一臺 FDM 打印機 "3D Modeler"。
1992 年--DTM 推出第一臺商用 SLS 打印機 "Sinterstation 2000"。
1994 年--成立于 1989 年的德國公司 Electro Optical Systems(EOS)發布了第一臺商用金屬 3D 打印機 "EOSINT M160"。
2005 年--開源的 RepRap 項目("Replicated Rapid Prototyper "的縮寫)啟動,旨在創建能夠打印自身部件的自我復制 3D 打印機,這引起了大眾對該技術的極大興趣。
2009 年--FDM 關鍵專利進入公共領域,MakerBot 推出了桌面 3D 打印機 "Cupcake CNC"。它的成本僅為數百美元,而非數千美元,所有組件均可從 Thingiverse 網站下載,該網站專門用于共享用戶創建的數字設計文件。
2012 年--Formlabs 通過創紀錄的 Kickstarter 募集活動發布了首款經濟型 SLA 打印機 "Form 1",募集資金達 295 萬美元。他們被 3D Systems 起訴侵犯專利,但最終以 Formlabs 勝訴告終。
2013 年--Hubs 推出點對點 3D 打印服務,允許購買打印件的人和擁有機器的人進行大規模交易。它迅速成長為全球最大的三維打印平臺,擁有超過 50,000 個打印 "中心",之后轉而專注于幫助其企業客戶,使各種形式的定制制造更容易獲得。
2014 年--SLS 的關鍵專利進入公共領域,導致一大批公司開始制造更小巧、更經濟實惠的 SLS 打印機。
從 2018 年開始,大眾媒體對 3D 打印技術的炒作已基本消失,但各種規模的企業對其商業應用的興趣卻空前高漲。如今,有數千家公司生產打印機,并利用 3D 打印技術提供各種服務。